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心得(精选多篇)

时间:2024-07-07 13:48:16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心得(精选多篇)[此文共8980字]

第一篇: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心得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心得之一

小朋友:要广开思路,就必须观察和体验。如何观察体验大自然呢?

这里,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几点。

第一,会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来细致地观察。如何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呢?首先要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因为世界万物颜色丰富多彩,形态万千,各具特色,抓住颜色和姿态,最能展示景物的特点。如《秋天的田野》作者是这样观察和体验棉田和稻田的,“秋风吹过,棉桃咧开了嘴,吐出雪白的棉絮……微风吹来,金灿灿的稻穗频频点头,似乎在呼唤主人快来收割。”作者通过“白色”、“金灿灿”、“咧”、“吐”、“点头”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多彩的秋天景象。其次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观察景物可用眼去看,用鼻去闻,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换等等。这样观察,就会使感受丰富,描述事物具体、生动。

第二,能带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来观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观察和联想,使眼中的景物有趣有情。观察时能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会人格化地观察景物的特征。观察时积极地联想。观察时要带着丰富、贴切的想象去观察事物。就是在观察人、景、物的同时,把见到的形状、姿态、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等,借助贴切、逼真、新奇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在实物与想象之间架起一座彩桥,使已有的印象更具体、更形象、更新颖。如观察早晨的雾时,展开了联想和想象:

早晨有雾的时候,整座象山笼罩在白茫茫中。不一会儿,乳白色的浓雾在流动,在减退,透过云流的缝隙,藏青色的石崖和小树隐约可见。(心得体会 www.)这时,远处的天边,微呈灰蓝,烟雾。在继续减退,变薄,薄得像一层轻纱。从这轻纱垂幕中看去,巨象的轮廓立即呈现在眼前,它正伸长了鼻子在江水中饮水呢。不知道是云雾在飘移,还是象山在蠕动,叫人觉得屹立在眼前的是头活象。再过一些时候,天空一片蔚蓝,薄雾又束成一条乳白的缎带,将象山围了一圈,好像这只大象站在这条光带之上飘动似的,神奇异常。

这两段文情并茂的文字,将作者所观察到的云、雾、石、崖、山树、象山,通过比喻,在实物与想象之间架起了一座彩桥,巧妙地把雾的颜色比喻成“乳白色”;把雾比喻成“烟”,薄得像“轻纱”,似“垂幕”;把象山比喻成象,而且“正伸长鼻子在江中饮水”,“蠕动”;把薄雾比喻成“缎带”、“光带”。如果只有细致的观察,而没有合理、贴切、奇特的想象,能使眼前的景物这样具体形象,有的简直活了一样吗?同时,在想象中又融进了多少强烈、感人的思想情感啊。

再如《草原》,把羊群比喻成绿毯上白色的“大花”,把静立不动的骏马和大牛拟人化,说它们:“好像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把河比喻成“明如玻璃的带子”;把襟飘带比喻成“彩虹”等,都起到了使观察对象活灵活现,使想象神奇;新颖、真实的作用。

运用“联想观察法”的基本要领是:1.首先要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把握外形、姿态、颜色、声音等特征,尤其是动态的变化情况。2.再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把观察到事物活化起来。3.在想象、联想时,注意融进饱满、浓厚的思想感情,以便习作时情景交融,物具感情,真切感人。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心得之二

小朋友:写好这篇作文,如何选材呢?

一篇优秀的创新作文,在选材方面应具备三个特点:一要真实,二要典型,三要新颖。

1.选材要真实。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应该选真实的材料,真实的材料,使人深信无疑,最有说服力。写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过的事,我们与文章就有话可写。要想得到很多真实的材料,要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有意识地去看,你的眼睛要像一台照相机一样,摄下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深深地留在你的脑海里。用你的耳朵倾听周围的一切,像一台收录机一样,录下那悦耳动听的话语,牢中地记在自己的心窝里。

大自然,教了我们许多知识,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发明了许多东西。记得有一次,我去上学,在地上看见了一群蚂蚁在搬东西,十分团结,这些蚂蚁教会了我学会了团结。有一次,我买了一盆含羞草,我碰了一下含羞草,它立刻缩了回去,我看见了,立刻想到不可以骄傲,一定要虚心,向含羞草学习!

你要认真地去参加每一次活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校外,你都要留心亲身经历的事。到那时写起作文来,就不愁没有真实的材制,就不愁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2.选材要典型。典型的材料,是指那些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能以一当十,具有典型意义。典型的材料,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它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要选出典型的材料,就要学会在比较中挑挑拣拣。人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比较时,要强调一个“严”字;也就是要将我仍想到的符合题意的那些材料,一个个地从各个角度比一比,权衡一下,看看哪个材料最有说服力。这样,我们就不怕选不到典型的材料了。例如动物是我们的老师,自然生物也是我们的老师。这样素材是很多的,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冼、一件事、一个动物的启示来写。如:有的人从水母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风暴测试仪,有的人从荧火虫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人工冷灯……

3.选材要新颖。新颖的材料,就是说,材料本身既要新鲜不俗气,又要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风貌。新颖的材料,生动有趣,本身就是最有吸引力的。选材要新颖,你必须学会思考。学会见别人所未见。,想别人所未想。

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岸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的。我一直认为,人能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大自然中蕴涵着人生的许多哲理。就像月亮,月圆月缺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究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还带给我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你看那日出日落,仿佛刚刚旭日初升,转眼间却已是星月稀疏。夜来香悄悄绽放,又萎谢了。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一个个绚丽的生命的结束,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一季热闹的夏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生命虽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称得上永恒,不是吗!

第二篇: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或启示有条理地写下来。

2、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大自然的启示视频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和我们本学期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你能说说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吗?

生:蝙蝠——雷达

生:蜻蜓——飞机

……此处隐藏4281个字……p>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找到灵感了,赶紧拿起笔,开始写吧。 (生自由习作,师巡视,选典型)简单讲评。

(3)几个写作小技巧

确定写什么好似一棵大树有了树干,列好提纲,明确了文章思路,起因经过结果,好似有了主要的枝干,接下来,我们要往这棵大树上添枝加叶,学习几个写作的小技巧。

a. 巧用设问,为文章添彩

什么叫做设问?设问有什么好处?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设问。 过渡: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写作的小技巧可以与大家分享呢? b. 多用拟人比喻,(到文中找找这样的例子)

c. 夸张,排比也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d. 还有具体的数字说明,对比,细节描写等等

四.作业超市,完成习作。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设计分为这样几个板块:回顾课文,确定主题,用两个故事的展示来引出收集到的资料,确定习作内容,并用课文中的实例与这两个小故事为例简单概括习作思路,拟定一个精彩的开头和学会巧设问题的开篇方式是我安排的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次习作的两个训练点。拟题,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两个不同内容的拟定方式,并用了拓展性思维方式,进行同一内容可以取不同的题目来做了一个口头的训练,并完成自己那篇习作的拟题环节。在学习巧设问题开篇这一作文小技巧时,我首先安排的还是向课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两个开篇,然后补充了两个课外的例子,并当堂练写,讲评。最后的小结,大树形式的板书,为了能让学生对作文的总体结构加深印象,学会整体把握。

上完课,觉得这节课基本已经完成了课前预设,但是有几个环节还是有些走过场,没有很扎实,有些急躁。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我觉得自己的点评不够到位,也没有真正找到更加典型的例子来做示范。本节课,我把内容定位为记录生活中的发现和收集到的仿生学资料,没有从发明创造这个角度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可能有些局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云里雾里,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建议!谢谢!

第五篇:大自然的启示(口语交际和习作)

《大自然的启示》口语交际?作文教学

口语交际(一课时)

教学目标:(园地三)

1.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 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 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 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 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播报员、最佳资料员、最有创意奖等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作文教学(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把自己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真实地表达出来。

2 能够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教学重难点:选好材料,选好角度,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进行书面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学生整理自己的体会、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学习了第三组课文之后,我们围绕有关大自然给人启发的资料、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交流。通过交流,开阔了大家的眼界,丰富了知识。今天我们将自己参与综合实践性学习中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真实地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完成习作。

二、选择材料。

大自然的美妙与多姿多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每天和它和谐共处,感受美好的一切。你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从中得到了一个最大的启示: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勤于动脑,你一定会有所发现。在课外的阅读中,你可能了解到植物生长的奥秘,发现了动物奇特的本领,或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你知道了一些动植物身上的鲜为人知的秘密,或者你观察到了一些神奇的自然现象,从中知道了很多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这些内容都是写作的材料。

三、确定写作提纲:

能结合实践活动来写,要写清楚:发现的经过,发现了什么,发现时的喜悦,发现后的体会和感受。特别要选择活动过程中感受最深,最有印象的内容写具体。如果要联系具体的科学知识,只能简单引用,切忌大段抄写资料。

四、特别提醒

1、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2、认真写,写后自己反复修改,文中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拼音。

3、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4、恰当引用,切忌大段抄写资料。

五、范文引路。

六、进行习作练习

1 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 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进行修改。

七、修改作文

1 自己修改。

2 同桌交换修改。

八、抄写作文

附文:

留心处处皆学问

清晨,我在自家的墙角边发现了一张蜘蛛网,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捉来一只小蚂蚱放在蜘蛛网上。

这时,从墙缝里爬出一只蜘蛛,它在蚂蚱身边吐出一股白色的丝,把蚂蚱缠了起来,便回洞了。我百思不解:蜘蛛为什么回洞了,怎么不吃掉蚂蚱呢?我又继续观察起来。可等了好久,蜘蛛就是不出来。

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蜘蛛已经把小蚂蚱吃了,网上只留下一只空壳。我极为奇怪,蜘蛛为什么不吃壳呢?为了找到答案,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原来,蜘蛛捕到猎物后,先将猎物用丝缠绕起来,再吐出一种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质组成的昆虫的内部组织,待昆虫一命呜呼后,就会变成汁液。蜘蛛就可大口大口地吮吸了。因为昆虫的外壳不是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蚂蚱的外壳被完整地留在网上。

通过这次意外的发现,我知道了蜘蛛吃食的奥秘。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发现,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留心处处皆学问。看似平拉凡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我为我小小的发现感到自豪。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心得(精选多篇)[此文共898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