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此文共7965字]](https://img.hxli.com/upload/3865.jpg)
自从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谈迁的实际一直在我脑海里回闪。他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辛辛苦苦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前后经过6次修改.终于完成了长达400万字之多的鸿篇巨制---明史《国榷》可是,这部浸润着他全部心血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却在他五十多岁体弱多病的时候,一夜之间被小偷盗走。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对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该是多麽惨痛的打击呀!一般人可能会承受不住,甚至会一蹶不振,在贫病种遗憾的死去。可谈迁却毫不气馁,不顾年老力衰,广泛搜集资料,挑灯奋战重新再写。经过四年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一本新的《国榷》,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更加精彩。谈迁也因此名留青史。
我想:谈迁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他在困难和坎坷面前有着一种坚定不移的战胜困难的信念。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这种信念。记得我刚练习书法的时候,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说我写的字软弱无力。我难过极了,失败使我丧失了对书法的信心,对成功失去了信念。幸好老师及时开导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像爱迪生,诺贝尔,爱因斯坦,霍金这些名人,他们不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与实践,才在他们所研究的科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这样我又找回了信心,对书法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水平终于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也经常夸奖我写的字遒劲有力。而且我还不止一次得过一等奖呢。
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摆在我们面前的成功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充满坎坷。如果怕失败怕困难畏缩不前,那么我们注定要失败。如果像谈迁那样,在厄运面前有种打不垮的信念,迎着困难而上,将困难踩在脚下,那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这使我想起了语文老师的一首小诗:人生认定一条路,任是坎坷亦无惧。纵使回力九头牛,挣断绳索不回头。人生认定一条路,任是寂寞亦无惧。纵使漠荒死沙丘,也要开花上枝头。
第二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课文中具体描写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句段,品悟谈迁治学的刻苦和在厄运降临时坚定的信念。
3.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流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阅读期待
同学们,在明末清初,我们浙江省出了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名字叫谈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板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
读完课题,你觉得哪些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来研讨(厄运是什么?遭遇了什么厄运?为什么说厄运打不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指什么?) 不急着回答。同学们课前读了几遍课文了?(生答)很好,真会学习。
1、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挣”等翘舌音。“坎、诞、寝、”都是前鼻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二、初读感知,了解厄运
1.好书不厌百回读。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厄运”指什么?用简单的一个词概括(《国榷》被盗 下落不明 化为乌有。)面对这样的厄运,谈迁最终选择了什么?(从头撰写。)最后写成了吗?(完成了。)
3.谁能根据板书简单说说主要写了什么?究竟是什么促使谈迁下定决心从头撰写呢?让我们深入课文来研读。
三、深入研读,透彻感悟厄运及信念
(一)抓重点词句及数字理解艰辛与厄运:
1. 同学们,一般什么可以称为“厄运”?(金银财宝丢失 身体受伤害等 )
2.那么,书稿被盗,又不是金银财宝失窃,不值钱呀,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让我们深入研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可以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句1.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根据学生会回答,教师随机点拨:
20多年的心血《国榷》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对于体弱多病的老人更是“致命”(理解:夺走性命)。——厄运
▼句2.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他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这句话中有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作者运用了一组数字,“20 6 50500” 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把它放回句子再读,用心读一读,看看从这组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20多年——时间久;6次修改——细致、精益求精;终于——艰辛、不容易;500多万字——翔实;50多岁——体弱,更不容易)
请你读出他的艰辛 漫长 细致修改翔实。
(2)从这一组数字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什么?
(似乎看到他: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一百里路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些原本毫无感情的数据与谈迁联系起来就有了感情。可见,这书稿中凝聚的就是谈迁20多年的心血呀。可见这书稿是多么来之不易。难怪这对谈迁来说就是——厄运。
(3)面对这样一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让我们怀着敬佩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生读句2)
可是,一夜之间,这部书稿却下落不明,可谓从“欣喜的顶峰”跌入“痛苦的深渊”。(读句1)
(4)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他的书稿吗?(20多年的心血,全部的生命)
面对书稿被盗,你此时的心情怎样?你觉得谈迁又会怎样?你猜想一下。你还从哪里看出的确是厄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播放音乐,学生读)你似乎看见了什么?(辗转反侧,愁眉苦脸,两行热泪不停地无声流淌)听见了什么?(唉叹声,哽咽声,那内心颤抖的声音)此时的谈迁会想些什么呢?这是怎样的热泪?(伤心至极,悲痛,惋惜,痛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内心的这份痛苦吧。
(二)抓四字词想画面感悟坚强信念
1.面对如此厄运,他被打垮了吗?(没有)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呢?请你继续研读,划出能深深让你感动和震撼的关键词句。
▼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很快挣脱让我震撼;下决心从头写;?.)
< ……此处隐藏3523个字……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此刻的谈迁内心怎样?(无比痛苦)你能用哪些词形容?(痛不欲生、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来横祸、祸从天降等…)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⑵师: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仿佛看到了谈迁泪流满面的样子, 我感受到他内心的无比痛苦。面对厄运谈迁被打垮了吗?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最后一句话。
出示句子:“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师:是什么使谈迁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是什么使他下决心从头再来?(信念)这是怎样的信念啊?(坚不可摧、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点题)一个
人有了真正坚定的信念是不容易被打垮的。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是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的。谈迁在日记中写道:“吾手尚在,宁(nìng)遂(suì)已乎!”(屏幕出示,生齐读,师讲解并板书:厄运不改男儿志)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老人背后的坚强。
三、读文第3自然段,感受坚守“信念”的艰辛。
1、师:正是凭着这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迁再次开始编写《国榷》。为了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谈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是如何做的,划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2、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⑴这段话中哪个词语最能打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重点体会“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孤灯”“奋笔疾书”)
⑵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风沙奔波图”“孤灯疾书图”) ⑶感情朗读。师: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⑷师:因为有了信念,他不怕家徒四壁,环境恶劣;因为有了信念,他不怕奔波劳累,风沙扑面;因为有了信念,他不怕黑夜孤寂,年老体弱;因为有了信念,他敢与命运抗争;因为有了信念,他敢与时间赛跑;因为有了信念,他终于又一次完成了《国榷》。这又是一部怎样的《国榷》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划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相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师:新的《国榷》与旧的《国榷》有什么不同,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生感悟体会)
师:谈迁为什么会名垂青史?仅仅是因为他编写了鸿篇巨制《国榷》吗?还因为他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齐读课题,师板书:驱云见日千古传)
⑸师: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谈迁终于取得了成功——编写了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巨著《国榷》,然而成功的背后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此我想把冰心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献给300多年前的谈迁: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四、读文第4自然段,领悟故事给予的启示。
1、导读:这个故事是感人的,但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文章最后一段直接揭示了这种启示。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请记住: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再次齐读课题)
2、升华:古今中外像谈迁这样厄运打不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学生举例)
师:同学们,2014年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厄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我们头上,雪灾、地震、洪水……正因为我们中国人具有谈迁那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我们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磨难,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向世界证明——中国是强大的,是永远打不垮的。
五、拓展练笔,布置作业。
1、拓展练笔:作者蒋光宇为了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运用了许多数据。你能学习这种写法,写一段话,运用一些数据来表现某个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成就吗?(出示范例,学生练笔,并组织交流,重点评价数据的运用。)
范例:李时珍经过27年艰苦卓绝地努力和辛勤劳动,先后3易其稿,终于在61岁时完成了闻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近200万字,共52卷,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
范例:我班张明同学6岁开始练字,每天写2个小时毛笔字,经过5年刻苦训练,他终于在小学5年级就获得了写字考级10级证书。
2、布置作业:
⑴积累文中四字词语,收集几条与“信念”相关的名言警句。
⑵阅读名人传记《谈迁传》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云见日千古传《国榷》
第五篇: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
我读了这篇文章,很是惊奇,叹道:世上竟有这么勇敢、坚强的人。
他就是谈迁。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他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还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他家境贫寒,无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就这样,他辛辛苦苦地奋斗了二十年,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国榷》。可就在付印前,却被当成财务的小偷给偷了;二十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对任何人都是致命的打击,何况对一位50多岁的老人呢。可是,谈迁并没有倒下,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经过四年努力,59岁的谈迁终于写出了一部更加翔实精彩的新《国榷》。
文中的主人公是多么坚强,他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奋斗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上千次,选用了无数种灯芯,才得以成功。想想看,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时,如果失败了上千次,肯定非常气馁,哪儿还谈到“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爱迪生就有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相信坚持就会发明成功的,所以他真的成功了。
我也有亲身经历。三、四年级时,我还没有学会骑自行车,爸爸决定来教我,可能我有点胆小吧,总是跌下来,手上还破了一点皮,因此我总想躲着,找了各种理由不学骑自行车,可是爸爸最终还是把我拽出来,让我坚持,还一直陪我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一 1
个下午,我就能摇摇晃晃的自己骑车了,一星期后,我已经能熟练的在小区里骑车闲逛了。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是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相关范文: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8)
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