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奶业产业化基地示范区的可研报告(精选多篇)[此文共13350字]](https://img.hxli.com/upload/6688.jpg)
第一篇:关于建设奶业产业化基地示范区的可研报告
贡井区地处近郊,是市级综合副食品基地,畜牧业在我区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区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生产以80年代中期奶牛的迅速发展为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型(以养猪为主)、家庭型、副产物需求型的发展局面,面向多元化、规模化、效益型转变,我区奶牛存栏、牛奶产量自94年以来一直稳占全市总产量的50%左右,为丰富城市菜篮子,解决全市人民牛奶的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奶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区奶业发展仍存在着分散饲养与环境污染、小生产与大市场、低素质与高层次竞争等诸多矛盾,这就为贡井奶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建设奶业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无公害的奶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和市场需求。
(一)必要性
1、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调整畜牧结构的需要
我区地处近郊,人多地少,粮食产量有限,以生猪为主的耗粮型牲畜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我区畜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饲料价格较高,食粮畜禽生产成本高,生产者利润微薄,且市场风险大;另一方面草食牲畜价格一直坚挺,但生产潜力没有得到挖掘,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更快提高。在畜牧业生产上,要求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针,努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奶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投资见效快,养殖效益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有利于我区畜牧结构的调整。
2、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助农增收的需要
实施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建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又有利于增加奶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还有利于市乳业公司实行订单生产,从而促进广大养殖户增收。
3、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推进奶牛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我区奶业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以市乳业公司为龙头,带动基地和农户的发展),但是这种形式还很不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示范区建设是推动我区奶牛产业化进程重要的催化剂,有利于增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有利于龙头企业更好地打造产品品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
4、建设奶牛产业化示范基地是加速奶牛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集约化经营方式将逐步取代粗放型经营方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取代劳动松散型产业,传统的奶牛养殖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贡井区奶业的发展,大力推广优质奶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努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已成为奶牛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就是实现畜牧现代化最有效的途径。
(二)可行性
1、具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及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第二篇:关于建设奶业产业化基地示范区的可研报告
贡井区地处近郊,是市级综合副食品基地,畜牧业在我区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区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生产以80年代中期奶牛的迅速发展为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型(以养猪为主)、家庭型、副产物需求型的发展局面,面向多元化、规模化、效益型转变,我区奶牛存栏、牛奶产量自94年以来一直稳占全市总产量的50%左右,为丰富城市菜篮子,解决全市人民牛奶的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奶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区奶业发展仍存在着分散饲养与环境污染、小生产与大市场、低素质与高层次竞争等诸多矛盾,这就为贡井奶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建设奶业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无公害的奶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和市场需求。<?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必要性
1、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调整畜牧结构的需要
我区地处近郊,人多地少,粮食产量有限,以生猪为主的耗粮型牲畜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我区畜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饲料价格较高,食粮畜禽生产成本高,生产者利润微薄,且市场风险大;另一方面草食牲畜价格一直坚挺,但生产潜力没有得到挖掘,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更快提高。在畜牧业生产上,要求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针,努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奶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投资见效快,养殖效益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有利于我区畜牧结构的调整。
2、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助农增收的需要
实施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建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又有利于增加奶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还有利于市乳业公司实行订单生产,从而促进广大养殖户增收。
3、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推进奶牛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我区奶业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以市乳业公司为龙头,带动基地和农户的发展),但是这种形式还很不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示范区建设是推动我区奶牛产业化进程重要的催化剂,有利于增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有利于龙头企业更好地打造产品品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
4、建设奶牛产业化示范基地是加速奶牛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集约化经营方式将逐步取代粗放型经营方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取代劳动松散型产业,传统的奶牛养殖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贡井区奶业的发展,大力推广优质奶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努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已成为奶牛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就是实现畜牧现代化最有效的途径。
(二)可行性
1、具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及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 ……此处隐藏9309个字…… 华 市委副书记 副组长:董维全 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张学民 市委副秘书长 刘文榜 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登成 市委农办主任 聂兆和 市财政局局长 梁安礼 市国土局局长 杨昌隶 市畜牧局局长 姜德玉 绵阳质监局局长 陈和平 绵阳国税局局长 高 宇 市地税局局长 郭 伟 市农行行长 余志宣 市人保财险公司总经理 赵 黎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胥执俊 市农发办主任 殷德辉 市交通局副局长 符 涛 市人民银行副行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杨昌隶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篇:食用菌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金昌市食用菌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金昌市农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编制时间:二○○六年七月
食用菌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要
该项目充分利用永昌县沿祁连山贫困乡镇食用菌发展势头强劲的优势,在永昌县东部工业区,扶持金昌市春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生产229吨的真空冷冻干食用菌生产线,在末来五年内辐射带动沿祁连山贫困乡镇发展食用菌大棚5000座,加快食用菌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一品一村”的规模化产业格局,带动沿祁连山贫困乡镇农民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二、项目背景分析及必要性
食用菌是具有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食品及药品的产业,是21世纪解决人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蛋白质需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市永昌县沿祁连山的红山窑、新城子、焦家庄、南坝、六坝等乡镇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气候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条件比较差,种植结构单一,至今还有2.4万农民的生活还比较贫困。为扶持这部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近几年永昌县在省农科院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经过试种找到了在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地区反季节种植食用菌的致富之路。目前全县已发展食用菌大棚2014座。种植食用菌也成为了投资少、周期短、产出多、销路畅、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一户种植3000袋,投资仅为4500元左右,纯收入达到8000—12014元,可获纯利润3000—7000元。为了切实改变我市食用菌只买鲜货和产品附加值低的局面,延伸食用菌生产的产业链,实现食用菌的加工增值,提高食用菌农业产业化
水平,带动更多的贫困户种植食用菌,2014年金昌市春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新建的真空冻干食用菌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10月初将竣工投产,建成后可辐射带动5000—8000户农民种植食用菌。
三、项目建设条件
我市永昌县沿祁连山贫困乡镇地处祁连山北麓,气候冷凉,温差较大,干燥少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220毫米,无霜期134天,年平均日照2884.2小时,日照率65%,沿祁连山各乡镇平均海拔1950米,全年无霜期128天,全年中低温期长、昼夜温差大,极适应于食用菌生长,尤其是发展反季节食用菌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产出的产品不仅个大肉厚,品质上乘,而且不占耕地,我市沙滩面积大,发展沙产业前景广阔。另外我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9万亩,仅小麦、大麦秸杆、玉米芯、作物籽壳就有40多吨,利用三分之一,就可栽培食用菌2万多亩。再次沿祁连山贫困乡镇的牲畜饲养量大,每年产生的牲畜粪便有近10万吨,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四、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
1.建设真空冻干食用菌生产线一条,其中安装jdg100冻干设备2套,修建冷冻干燥车间、生产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服务设施等。
2.辐射带动发展食用菌棚5000座。五年内食用菌生产量达到2014万袋、2万吨,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
3.技(本文来源WWW.)术培训。每年培训食用菌生产技术人员3000人(次)。
五、项目建设的期限和年度计划
1.建设期限:2014—2014年。
2.项目建设的年度计划。
2014年建成真空冻干食用菌生产线。辐射带动发展食用菌棚1000座,生产食用菌400万袋,年鲜品产量4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
2014—2014年辐射带动发展食用菌棚2014座,生产食用菌1200万袋,年鲜产量12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4800万元。
2014—2014年辐射带动发展食用菌棚2014座,生产食用菌2014万袋,年鲜产量2014万公斤,总产值达到8000万元。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1780万元,银行贷款820万元。申请省上扶贫贷款贴息30万元。
1.建设真空冻干食用菌生产线一条需资金2540万元,辐射带动食用菌棚5000座。其中主设备1100万元,厂房及冷库700万元,辅助设施设备260万元,运输安装等费用200万元,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80万元。
2.食用菌栽培训技术培训费60万元,其中配备外聘技术人员工资30万元。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农户栽培1000袋投入生产成本1534元,可得纯收入2966元,投入产出比1:2.9,一个长20米、宽8米面积160平方米的温棚,
立体栽培可放臵4000个菌袋,纯收入达到11864元,每平方米纯收入74.15元,每棚收入7415元。
2.社会效益
食用菌生产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一项投入低、见效快、产值高、风险小、易推广,家家户户都能干的项目,所有原料又都是农作物的下脚料。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大量有碍村容村貌的麦草、玉米芯、秸杆,不但改善了村容村貌,又可消除火灾隐患。食用菌生产结束后产生的菌糠,粉碎后可喂家畜、家禽,或施入耕地,又是优良的菌肥,不污染环境,提高了生物的转化利用率。因此,食用菌产业又是一项环保性产业。
食用菌基地建成后,不仅能够转移解决村富裕劳动力,而且可带动包装业、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可使沿祁连山贫困乡镇食用菌产业形成规模经营,克服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臵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3.财务评价
项目产品全部由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按最低保护价3600元/吨计,达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7200多万元。正常年经营成本为1138万元。年利税总额为1001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
4.54年。
八、可行性研究结论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化发展方向。
2.项目建设可充分利用沿祁连山贫困乡镇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促进贫困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3.项目建成后由龙头企业对农户进行技术服务,有利于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格局,确保农户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