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落实最高院、省高院关于司法公开工作有关要求,把推行司法公开作为推进司法作风建设和促进公正为民司法的重要切入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健全机构为抓手,积极确保司法公开工作的长效性;以制度建设为前提,不断推动司法公开工作的规范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加强司法公开工作的科技含量;以宣传为推手,努力推动司法公开工作的社会化,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我院先后被评为文明单位标兵、全市法院立案信访大厅建设、信息化建设、岗责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荣立集体二等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岗责考核优秀单位。我院推行司法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多措并举,增强司法公开实效性
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司法公开意识。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将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全院干警学习最高院《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省法院《关于推进全省法院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全省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实施细则》、《审判流程公开实施细则(试行)》、《执行公开平台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文件,切实提高全院干警对司法公开工作的认识。专门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党组成员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政工科,负责司法公开的日常工作,为有效推动司法公开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司法公开规范化。根据省法院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紧密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网上办公、办案管理办法》、《官方微博管理办法》、《裁判文书上网规定》等制度,明确了案件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范围、操作规范和责任追究办法,全面深入推进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文书公开和审务公开。充分利用法院网站、简报等信息公开平台,公布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及重大案件审判情况、法院重要活动部署和规范性文件等信息。
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宽司法公开渠道。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按照工作需求为所有办案部门配备了打印机、照相机、录音笔、高速扫描仪等数码设备,将基层法庭网络并入法院专网并投入使用,信息化工作全面推开。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推行,文件审批交办、案件预警督办、信息文书传送签发已成为办公办案的基本方式。充分发挥法院官方微博作用,及时发布、转发法院工作信息500多条,开展庭审直播15起,并直播外出巡回法庭办案、下乡调解宣传等过程。设置院长电子信箱,搭建与网民交流的直通车。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网络阅评任务,取得良好效果。按照上级法院要求,提前完成2011年至2013年9327件案件信息录入工作,进一步加强审判执行指挥系统建设。
坚持司法为民,强化司法公开效果。结合“下基层”、 “进社区”等活动,深入村组社区,调解开庭220多次,法官干警进家入户,向基层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为村社干部提供法律咨询。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协调解决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的纠纷100多起,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司法建议。选派审判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为各中小学6000余名师生进行法制讲座;采取展板宣传、座谈交流等方式宣讲法律,提高同学们的自律意识和防范能力。为某集团军装备部官兵举办法制讲座,在金河营区设立法律服务站,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常年为部队官兵提供法律服务。
二、拓展范围,创新渠道,深化司法公开内涵
加大立案信访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立案信访大厅的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法律救助等十项功能,设立便民设施,在显著位置公布法官便民直通电话,为诉讼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今年依法为12起案件缓交诉讼费5.64万元。信访工作立足于加强案件社会风险评估,设立信访接待室,院领导轮流值班接访,热情接待,及时处理,强化稳控,妥善化解来信来访和上级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把诉前立案调解做为司法惠民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喜丹法官工作室”品牌效应,对婚姻继承、民间借贷等法律关系明确、基本事实清楚的270起案件,在立案阶段实施调解,平均3-5个工作日便可办结;对于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20起案件,适用简易程序,速裁速判,提高了审判效率,减少了当事人诉累。
拓展审务公开方式。认真落实审判公开原则,对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全部公开开庭审理,公开开庭率达到了100%。在立案信访大厅公开办案法官的所在部门、姓名及联系电话,便于当事人及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案件的审理、执行情况,布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及接访电话,有效的监督法官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及廉洁执法情况。加大执行工作的透明度,扩大查询范围,为当事人查询执行案件信息提供方便,对执行过程中的通知、传票、财产申报、查封、扣押、评估、拍卖、交付、征求分配方案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并向申请执行人全过程反馈执行案件进展情况;对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的,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使执行工作在双方当事人监督下进行。
规范文书公开内容。我院明确规定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按照要求制作发放司法告知书,在裁判文书中公开诉讼过程和程序,充分表述当事人各方的诉辩意见,阐述当事人举证、质证的内容。加强裁判说理,在裁判文书中全面公开证据采信情况及理由,对当事人的请求和主张详细论证支持与否的理由。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规定,实行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制度,除依法不公开上网的裁判文书外,裁判文书均上网公开。
三、创新载体,强化监督,确保司法公开质量
自觉接受监督。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莅临法院旁听庭审、监督执行、参加重大活动,全面了解法院工作。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重大工作举措和重点案件审判执行情况。邀请新闻媒体对区法院重大案件审理、重大司法活动进行采访报道。积极开展走访代表、委员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改进法院各项工作,实现监督与公开双促进。从社会各界聘请廉政监督员,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有效拓宽了监督渠道。举办法院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人士、在校学生走进法院,通过参观考察、听取讲解、观摩庭审、座谈交流等方式,进一步认知法院、了解法官,拉近群众与司法的距离。
推进司法民主。贯彻最高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的“倍增计划”,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重要作用。提请区人大常委会任命增选人民陪审员,使我区人民陪审员数量达到了49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300多件。进一步提高人民陪审员业务能力,组织进行审判业务、职业道德等培训200多人次。落实了人民陪审员专项资金,提高人民陪审员待遇标准,确保人民陪审员顺利开展陪审工作。
强化法制宣传。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释放司法正能量,各项工作先后被省市电视台、法制日报、陕西日报、南部日报等媒体正面报道110多次,被人民网、光明网、省市法院网等报道了210多次。推进文化墙建设,提升法院文化感染力,在审判区和办公区显著位置悬挂《劝和谣》、 ……此处隐藏2548个字……探索公开路径,不断创新公开的方式方法,着力发挥阳光司法的互动功能、服务功能和便民功能,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1.搭建诉讼服务平台。依托信息技术,立足服务,积极构建司法公开在线服务平台,我院开通了12368电话语音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负责电话接听,针对当事人的诉讼咨询、申诉信访、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及时进行解答,全天候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12368电话语音诉讼服务平台开通以来,共提供人工语音服务719人次。
2.开通官方微博微信。自去年以来,我院相继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配备微博、微信管理员,对外发布重大审判信息、重要司法解释、经典案例解析、法院工作情况等信息;解答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回应和引导社会舆论,强化司法公开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截止今年8月,我院微博、微信共发布信息1250篇,关注人数超过12万人。
3.深化网络平台应用。我院在官方网站上设置法院概况、诉讼服务、法院文化等栏目,公开我院基本情况、管辖范围、内部设置等基本信息,公开诉讼文书样式、案件收费标准、诉讼风险提示、立案条件及流程等服务信息,及时发布我院工作动态、新闻图片等工作信息。截止今年8月,我院网站点击量达到98406人次。
4.提升服务大厅功能。在服务大厅安装电子触摸屏和大屏幕,为当事人提供有关诉讼知识、法庭位置提示等便民服务;设立导诉台,安排专人负责提供法律咨询、介绍诉讼程序、引导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开设电子档案查询服务,设置专门窗口,并配备电子档案查阅系统和打印机,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调阅和打印诉讼卷宗材料和裁判文书提供便利。今年1至8月,共提供电子档案查询1424人次。
(三)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司法公开规范水平
加强监督管理是扎实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重要保障,我院党组按照“遵循规律、符合实际、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从加强监督管理入手,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司法公开规范化水平。
1.加强管理增强公开实际效果。我院始终把推进司法公开作为强化审判流程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健全流程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确保各项考核指标在全市法院处于领先水平,切实增强司法公开的实际效果。今年1至8月,收结案数量均创历史同期最高,共审执结各类案件8414件,同比上升14.88%;发改案件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74%;来信来访同比下降42%,审判执行以及化解涉诉信访工作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
2.积极推进司法公开的标准化。作为司法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法院,我院按照《天津法院司法公开实施标准》要求,大力推行司法公开标准化建设。召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司法标准化工作推动会,对《实施标准》进行细致解读和动员部署;向全院干警印发市高院下发的六个标准文件,要求干警对照文件查漏补缺,并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严格实施41项具体标准。同时,院审管办不定期抽查司法公开标准化落实情况,每季度通报未达标的部门和个人,从而确保各项公开标准执行到位。
3.建立健全司法公开考核机制。为有效推进司法公开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我院今年将司法公开纳入审判绩效考核,在考核标准中设置4个重点考核项目,分设14项具体考核指标,基本涵盖了公开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强化考核,有效调动了各部门和一线办案人员落实司法公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明显效果。
4.自觉接受监督拓展公开渠道。我院始终把主动接受人大及社会各方监督作为确保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每月向区委、区人大等部门寄送工作简报,汇报和公开我院工作情况;不定期召开与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执法监督员座谈会,介绍法院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积极开展“代表走进法院”及公众开放日活动,配合区人大内司委组织观摩案件庭审活动,对庭审情况进行点评。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扩大参审范围,保障其依法履职,今年1至8月我院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782件,有效发挥了监督员、联络员和宣传员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司法公开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不懈探索和努力,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和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目前法院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办案人员对公开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陈旧观念还没有完全更新和转变,对司法公开工作存在畏惧情绪和观望心理,勇气和信心不足,尤其是信息录入还不能够及时准确和全面;二是司法公开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升。个别审判人员服务意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一些年轻法官审判工作经验还不够丰富,庭审和裁判文书质量还不够高。三是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还不够广,选择性公开依然存在。公开的方式方法也有待加强和改进,渗透力、影响力还不够强。一些制度规范还需进一步深化细化,尤其是应当加大狠抓落实的力度,不断增强公开的实际效果。四是信息化硬件水平与先进法院相比相对滞后,还不能完全满足司法公开的实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司法公开工作的深度开展。
三、努力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一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继续大力推进司法公开。积极引导全院干警从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司法公开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司法公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善做善成,把各项举措落在实处,切实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二是打牢基础练好内功,努力提升司法公开水平。要以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我院开展的“司法能力建设年”专项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干警在司法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采取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组织法官论坛,开展庭审评查、裁判文书评比等方式,努力提升一线法官驾驭庭审、化解矛盾纠纷、裁判文书制作以及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为推进司法公开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严格管理狠抓落实,继续扩大司法公开成果。强化审判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审判流程各个节点和司法公开相关工作的监管,继续加大考核通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在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上作文章、下功夫,以良好的工作成效,继续巩固和扩大司法公开已取得的成果。四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为公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紧密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更加注重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为公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在政策、财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改进升级现有设施,为强力推进司法公开提供硬件保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区法院的各项工作始终得到区委、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今天,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法院专项工作汇报,充分体现了对法院工作的关心和有力监督支持。在此,我代表法院党组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院将以此次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为契机,认真落实审议意见,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目标、攻坚克难,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优质的司法服务,为加快建设平安河北、法治河北、美丽河北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