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清冽 好范文原创投稿
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总结
**区水利局
2014年,我区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人湖和谐为目标,湖泊管理与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地完成了湖泊管理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造浓湖泊管
理保护氛围
我们紧紧围绕“维护湖区生态健康,人湖和谐共处”宣传主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宣传内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做到阶段性宣传与长期性宣传相结合,与案例宣传相结合,营造湖泊管理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具体主要措施:一是阶段性宣传,结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在漕运广场设置大型拱门宣传标语及水法规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二是长期性宣传,建立固定湖泊宣传阵地, 在沿湖堤防上设立了20处(块)永久性的湖泊保护宣传标牌。三是大力宣传已查处的严百圩等实际案例,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全社会对参与维护水利工程的认识有了提高,特别是沿湖周边干群的湖泊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二、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湖泊管理网络
近年来,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湖泊管理组织网络,夯实工作基础,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管理组织到位,进一步明确了湖泊管理——局、所、站三级管理网络,充实湖泊管理站专职湖泊管理人员10人,加强了一线巡查力量,提高了巡查效率。二是方案制度到位,根据《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和《江苏省湖泊巡查指导意见(试行)》,制定了《白马湖湖泊管理巡查方案(试行)》,规范了工作内容,并相应编制了各湖泊管理岗位的责任制,落实湖泊管理人员奖惩措施。三是管理保障到位,湖泊管理巡查人员配备了巡查交通工具和电脑、gps等现代化装备,湖泊管理站落实了办公场所,管理阵地前移。及时下达湖泊管理经费,重点保障一线巡查经费。四是沟通协调到位,工作中加强与涉湖相关部门及乡镇沟通交流,积极参加省属湖泊管理机构及市局召开的各类湖泊管理工作会议,并谋划参照区“河长制”管理模式创新湖泊管理机制,为建立区湖泊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准备。
三、常抓不懈,加大湖泊日常管理保护力度
根据《江苏省湖泊巡查指导意见》的要求及我局制定的相应湖泊巡查方案,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原则切实开展湖泊巡查工作,及时了解湖泊情况,维护湖泊健康生命,保障湖泊功能的有效发挥。
日常工作中我们严格实行湖泊管理站、河道湖泊管理所、区水利局三级巡查制度,确保湖泊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河道湖泊管理所及各湖泊管理站每月巡查不少于4次,区水利局单独组织或会同湖泊管理所督查、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并对巡查情况及时通报。各级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到边、到点、到沿,对巡查中发现的从事不符合湖泊保护规划、湖泊功能区划要求的活动,未经批准的涉湖建设项目等违反水法规行为做到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当场记录(拍照)、及时汇报,务求将违法(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及个别无视管理、不听劝阻的,及时上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联合行动进行查处。
今年5月上旬**镇严百村擅自加宽里下河湖荡严百圩(省水利厅批准开发圩)堤防,在市水利局及泰州引江河管理处领导的直接支持、指导下,我局立即会同区防办、区水政大队及区河道湖泊管理所到现场处理,并责成**镇政府组织人力、机械对严百圩堤防进行清障,期间我局又多次组织人员到现场督查,至6月底该处圩堤已全面恢复到位,通过这一事件的处理,既提升了水利部门的形象,鼓舞了湖泊管理人员的士气,又做了一次湖泊管理实例宣传,提高了沿湖群众的湖泊保护意识,有利于湖泊管理与保护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夯实。
范集镇李许村擅自加高圩堤会办意见已报省湖泊管理机构转呈省水政总队。
四、认真落实,完成各项突击性工作任务
一是区水政大队会同河湖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白马湖开发利用及水面占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湖泊占用单位(人员)逐一进行了沟通,实地了解了相关情况,并进行了认真的登记,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此项工作。
二是以湖泊资料整编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湖泊管理资料档案。10月底,我们在省属湖泊管理机构、市水利局及市中运河管理处的指导下,组织了局工管科及河湖所相关人员全力投入资料整编工作,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实施中,我们首先是跑现场,对湖区的圩子数量、位置、圩堤、涉湖涵闸泵站等湖泊情况逐一过堂,取得了第一手的数据;其次做好内业,根据前期踏勘结果,对照湖泊资料整编格式要求,进行数据汇总、分类填列,按期完成了资料整编任务。
三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里下河湖泊保护范围勘界设桩工作。勘界设桩是湖泊
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今后湖泊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局对此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了有涉湖乡镇分管领导和水利站长参加的里下河湖泊保护范围勘界设桩工作动员会,并抽调专职人员,全力配合、全程参与, 11月初我区境内的64处桩点已全部埋设完毕,圆满的完成了此项工作。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我
区湖泊管理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及具体工作,但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一是受湖区围垦、围网等人为活动影响,蓄排能力有所下降。二是管理与保护尚未形成合力,体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三是我区湖泊湖荡水面、堤防(含穿堤建筑物)权属不明确。特别是水面大多已由沿线村组承包给个人圈圩养殖,管理难度大。建议省厅在今年勘界设桩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湖荡水域、堤防所有权为水利部门所有,并恢复对湖泊水面养殖征收水产水费。四是湖泊管理经费不足,建议上级逐步加大经费补助额度。
2014年我们将继续加强湖泊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巡查管理,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使我区的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〇一四年一月七日
第二篇:无锡市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意见
无锡市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意见
我市境内湖泊众多,面积0.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共有14个,其中省管湖泊5个,市管湖泊1个,宜兴市管湖泊8个。为切实维护湖泊健康生命,2014年8月20日省人大颁布了《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认真贯彻《条例》内容,依法加强对湖泊的管理和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就加强我市湖泊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湖泊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调蓄洪水 ……此处隐藏9803个字……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要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为重点,强化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综合治理,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具体任务包括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构建生态廊道等。通过大力加强鄱阳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努力创造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生态、一流人居环境。
着力强化水土资源管理。按照水质要求和水体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实行水域污水排放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河湖水质。禁止洲滩围垦,推进退耕还滩,恢复洲滩植被。强化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严格执行生态下泄水量。重点建设水质水量监测站点,完善河湖监督监测网络,有效监测河湖水量、水质变化。坚持以环境改造灭螺为主的水利灭螺方针,按照“疫区优先治水,治水结合灭螺”的原则,实施疫区河湖综合治理、灌区改造等水利灭螺措施。采取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使治理区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拦沙效益70%以上。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基本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充分发挥上游水库的综合调度作用。要从流域整体角度,进一步发挥长江三峡及以上控制性水库、鄱阳湖五河水库的联合调度作用。一是从发挥防洪作用出发,进一步加强对长江上游水库群特别是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对策的研究,开展长江三峡及以上控制性水库群的联合调度。二要探讨径流调节作用,研究水库满足中下游供水与灌溉、航运、生态要求的联合运行原则、方法和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峡等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和五河水库对鄱阳湖的累积影响。三要研究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和五河水库在鄱阳湖遭遇特大干旱、水污染等突发事件的联合调度作用,制订上游水库的应急调度方案。
努力推进水利发展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对水利事业的投资主渠道作用,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同时,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治理开发和保护鄱阳湖的积极性,拓展社会投入渠道,努力构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树立水资源有价和有偿使用的理念,建立水资源开发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补偿机制,完善水资源保护税费政策,建立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补偿机制,并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渠道。结合鄱阳湖开发与保护的实际,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切实履行好相关法规规定的各项管理职责,积极探索综合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科学论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了解决鄱阳湖区一系列的水问题,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设想由来已久,在持续几十年的研究论证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由单一考虑经济目标逐步向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转变,由单一考虑本地区的利弊得失逐步向统筹兼顾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转变,实现了由“调枯控洪”向“调枯畅洪”的重大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要求,进一步论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论证工程的作用和影响。要坚持以保护鄱阳湖水域和湿地为重点,使越冬候鸟不减少、湖区水质不下降、血吸虫病不扩散、湿地功能不衰退的原则,进一步深入开展工程建设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珍稀候鸟、珍稀水生动物、水体富有营养化等的影响和保护对策措施研究,为进一步论证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是长江洪水的重要调蓄区,是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同时也是国家中部崛起和江西发展的推进区。当前,随着三峡工程的即将全面竣工,长江以防洪为主的“治江三阶段”任务基本付诸实施,长江水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指导,以新时期治江思路为基础,提出了新时期长江水利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思想、目标、步骤、重点、举措和近期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把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任务。维护健康长江、构建生态鄱阳湖不仅是本流域及区域发展的必然,而且也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需要。
第五篇:黄石湖泊的保护与城市的健康发展
黄石湖泊的保护与城市的健康发展
1005班王玄2014101020144
滚滚长江,飞流直下,特意在鄂东段迂回汇聚成弧状,深情地张开双臂,托起举世闻名的“中华矿冶之都”——黄石这颗璀璨的“江南矿冶明珠”。近年来,黄石人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和谐的生态宜居环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个“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入画图”的生态园林卫生城市——黄石,正以其独特的活力和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昨日上午,记者在市水利水产局了解到,我市今年将启动磁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金额达14.13亿元。首先启动的是磁湖江湖连通与湖泊清淤及污泥处理处置工程,总投资4.46亿元,施工期为3年,本年度完成投资1.5亿元。 据了解,磁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措施除了有江湖连通、湖泊清淤外,还包括河岸植被修复、污水截留、人工湿地以及建设植物浮床、投放微生物菌剂、人工水草等综合措施。 作为一个老的重工业城市,黄石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湖泊污染。在黄石,湖泊共有 258 条,水资源总量达 42.43 亿立方米,以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等主要湖泊为主,构成了黄石密密麻麻的湖泊体系。湖泊的形成总体上是由长江的活动 造就,所以黄石的湖泊与长江的联系叫其他地区的湖泊更为紧密。黄石湖泊污染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重工业污染,这也是黄石这样的重工业城市所无法避免的顽疾。这里有全国排名前三的华新水泥, “十强特种钢材生产基地” 大冶特钢,占湖北产量 87%的铁山铁矿,56%的大冶铜矿。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发展重工业企业的动力。黄石也没有让湖北失望,新中国第一个现代钢铁公司“汉冶萍”钢铁公司就是其工业历史的最好例证。重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黄石经济的腾飞,也留下了众多的污染。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使昔日美丽的湖泊改变了其原有的面貌。
早在2014年,黄石市政府就颁布了黄石湖泊治理的规划方案和十点意见,启动了再照青山绿水的项目。 每一个黄石人正满怀激情的为美丽城市的创建出上自己的一份力。近期,国家发改委下达利用亚行贷款 2014—2014 年备选项目规划,黄石市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被纳入该备选项目规划。主要对黄石市磁湖、青
山湖、青港湖三个湖泊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内容包括管网及污染源普查工程、污水截污工程、湖体清淤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污泥 处置工程、机构能力建设等6个子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恢复黄石市自然水系的循环,并清除湖泊污染物,增大蓄洪能力。它的实施将在湖泊治理方面为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样 板。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4亿元,其中借用亚行贷款约1亿美元。由此拉开了黄石湖泊治理的新局面。
经过黄石人民多年的努力, 如今的黄石已近再现了当年的青山绿水, 湖泊的治理效果显著。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黄石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