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时间:2025-02-25 08:37:05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精选多篇)[此文共11995字]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藁城市岗上镇岗上小学王玉梅

教学内容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案背景:

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珍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课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简单又不简单”——内容简简单单,情节平平淡淡,一句话可以概括:“一个盲童抓住一只蝴蝶,又放飞了它。”

乍一看好像是因为主人公是盲人,所以说她要用手去触摸来感知春天。但是,用心品味,我发现,“触摸”这个词耐人寻味。《触摸春天》这个题目其实已经蕴含了文章的主旨——盲童对春天、对生活的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3.围绕“这真是一个奇迹!”,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的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按老师要求做一次盲人的体验:请大家起立,闭上双

眼,和你的同桌相对而战。然后伸出你的右手,靠近你的同桌,摸一摸同桌的

耳朵,接着转回来,面向老师,从你的铅笔盒里拿出一支笔,在你的练习本上

写下自己的名字。(教师随时提醒学生不许睁开眼睛。)

我们大家都喜欢光明,每天都用自己的眼睛感受着光明,可就有这么一些

特殊的人,他们看不见湛蓝的天,看不见清澈的水,更看不见芬芳的花,他们

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刚才我们也有了1分钟的盲人体验,对于他们,

我们担心、忧虑,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呢?今天我们

就一起走进一位盲女孩的心灵。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安静,让我们看看她是

怎样触摸春天(出示课题)

当你看到课文题目的时候,你最想知道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课文,并允许他找两个同

学伴读。

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1、课文主要讲了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盲童安静伸手拢住蝴蝶并放飞蝴

蝶的事,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安静却做到了

一个明眼人都不容易所做到的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安静所创造

的就是什么?——奇迹。(出示:这真是一个奇迹!)齐读。

2、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的读读课文,找一找在这个春天的早晨,有哪

些奇迹发生。(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①、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理解“流畅、磕磕绊绊”)

②、你能把这个奇迹读出来吗?

③安静她为什么能创造这个奇迹?

④你们能从中感受到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及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②她为什么能创造这个奇迹?

③把这个奇迹读出来。

(3)“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① 自由读读这句话。谁来读一读这个奇迹。

②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真是一个奇迹?

③ “竟然”可以换成其他的词吗?(竟然——出乎意料的意思。)④ 安静一个盲童,她能够拢住蝴蝶,仅仅是花香的引领吗?“神奇的灵性”是指什么?

⑤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边听老师的朗读边想象做动作, ⑥ 睁开眼睛,你感觉到了什么?

⑦ 是啊,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安静的手中扑腾着、挣扎着,让安静强烈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让我们把这种美好读出来,谁来?

(4)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① 指名朗读。这段话中哪个词一下印在你的脑海中?(张望)

② “张望”这词用在这里准确吗?安静是个盲童,她怎么会张望?

③ 她是用什么张望?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段落。(海伦凯勒曾说:“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的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你觉得安静望到了什么?

④ 安静为什么把蝴蝶放了?

四、内化、升华感悟

1、安静是个盲童!但她心灵的眼睛更亮!她的内心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多彩世界。此时,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呢?

2、小练笔

安静,我想对你说:

3、 盲童安静在风景如画的春天,创造了这么多的奇迹,她是如此用心的感受这个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作为健康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通过眼睛这扇窗户,用心地感受这个世界呢。

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课文讲述了盲姑娘安静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小女孩子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在上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让他们闭着眼睛拿书本,写字,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是多么的不易。体会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

……此处隐藏8333个字……>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践的方法来理解字词,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体会盲童安静的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导入新课。

1、师组织学生做贴鼻子的游戏。

2、引导参与的同学谈游戏体会,再说说失去光明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谢谢你访问好范文WwW.)

3、导入:然而,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阻止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7课,(板书课题),一起去认识一位可爱的姑娘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质疑课题:谁触摸春天?怎样触摸春天的?为什么要触摸春天???)

二|、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识字。

(1)、认读生字。

(2)、齐读词语。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读后说说谁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触摸到了春天。

3、学生反馈:谁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触摸到了春天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

三、朗读感悟,升华情感。

过渡:一个盲童,居然能捉住蝴蝶,不禁让我们觉得这真是(不可思议),这真是(奇迹啊)。

(一)对啊,作者和大家一样,也觉得不可思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句子用“——”找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1、学生边读边勾画,教师巡视辅导。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

句子一: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般绊绊。

师:这个句子为什么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她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你能联系上下找到答案吗?(引导学生找出句子并读一读: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流连”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在花香中流连呢?(因为她太喜欢这里了,太喜欢春天了。)你喜欢春天吗?好,请同学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安静在花香中流连,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反馈,师小结。)

句子二: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的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师:为什么说是奇迹?

比较句子:

(1)、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的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

露珠的月季花。

(2)、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的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

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说说上面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评价并引导朗读。

句子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二)阅读感悟。

过渡:假如你现在就是安静,自由地读读这些语句,做做触摸春天的动作,体会体会当时的感受。

1、指名读第一语段。上台做“穿梭”的动作;回答:从“穿梭”“极其准确地伸向”你感受到什么?再读这个语段,把刚才说的感受读出来。(板书:伸向)

2、指名读第二语段。回答:“竟然”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上你体会到什么?她以前抓住过蝴蝶吗?从哪里知道的?(在安静指间扑腾的蝴蝶在安静的心中不就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机勃勃的春天啊)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语段,把刚才说的感受表达出来。(板书:拢住)

3、指名读第三语段。回答:安静的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要张望啊?再读这个语段,把刚才说的感受表达出来。(板书:张望)

4、她双目失明却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还能抓住睁着眼睛的花蝴蝶,但又放飞了蝴蝶,明明眼睛看不见蝴蝶,还要张望蝴蝶,你们说安静的“神奇的灵性”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三个语段体会体会。(板书: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把自己当成课文中描写的人物,读书体会,是一种很好的读书学习的方法。课文除了描写安静触摸春天,还描写了作者的表现。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表现的句子,用“﹋”标注出来。并读一读。

1、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读找出的语句。

3、细读品味,感受安静带给作者的触动。

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小结感悟。(1分钟)

作者用细腻地语言描写了安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句话点明了作者要向我们表达的中心。让我们一起朗读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谈谈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课文内容。

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够用心灵触摸到。海伦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生活和生命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老师相信,同学门一定也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接”中的内容。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小报。下周交流评比。

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伸向生活

安静(盲童)合拢蝴蝶 热爱春天 张开生命 张望 创造自己 多彩

本网推荐相关文章: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

17触摸春天的教学设计

17《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方案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精选多篇)[此文共1199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