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汇报材料

时间:2025-02-08 08:38:08
专项整治汇报材料[此文共12887字]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汇报材料

各位专家:

按照201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农业部《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卫医政发【2014】111号)、《2014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医政发【2014】28号)、《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卫医政发【2014】30号)要求和2014年5月6日卫生部召开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2014年6月份开始全面启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现将开展工作至今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活动范围及时间

活动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药剂科、控感科、微生物室。1

四、组织管理

为加强本次专项整治活动的领导,确保取得预期效果,我院成立以辛建勋院长为组长的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五、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医院与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临床科室主任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医院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①药剂科负责调查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为的抗菌药物品种。

②控感科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③药剂科统计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④药剂科采取月报形式,逐月上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办

公室。

(三)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附件3)

医务科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严格执行。

(四)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①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品种重复、耐药明显、性价比差的抗菌药物品种。

②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控制抗菌药物采购品规,其中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

超过5各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④药剂科将抗菌药物采购目录交抗菌药物管理领导小组备案。 ⑤因临床工作需要或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需进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时,要经药师委员会同意后逐级上报县卫生局审批。

(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①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

②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③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ⅰ(本站推荐wWW.)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④控感科按月上报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各科ddd数。

(六)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1、医务科、院感科、药剂科负责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用量超常预警工作。

2、抗菌药品占药品总消耗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药剂科每季统计分析一次,在院内通报。

3、门诊抗菌药品控制指标,门诊药房每季统计分析一次,在院内通报。

(1)门诊抗菌药品占门诊药品总消耗控制在20%以下。

(2)门诊抗菌药品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控制在30%以下。

(3)门诊抗菌药注射给药处方占全部抗菌药处方控制在40%以下。

(4) 药剂科每月实行处方检查,对无指症用药、大处方、不必要的二联处方和三联处方进行登记。

4、病区抗菌药品控制指标,病区药房每季统计分析一次,并在院内通报。

(1)病区抗菌药品占病区总消耗控制在30%以下。

(2)每个科室抗菌药品使用量占该月全部药品用量不得超35%以上。

5、医院实行药品金额排序。

(1)对每月前十名抗菌药品在院内予以通报。

(2)对使用排名前十名抗菌药的前十名的医生,医务科要组织专家组,按照《眉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对这前十名医生使用抗菌药品的合理性要进行检查。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品的科室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予以通报、追究。

(七)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

分别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说明)

(八)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①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

②重点抽查外科、呼吸内科、感染科等临床科室以及ⅰ类切口手术。

③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医师 ……此处隐藏8499个字……>

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县区局、基层分局工商部门采取三级联动的方式,通过媒体监督、群众举报、曰常巡查以及集中整治等多种途径,共立案查处房地产违法广告案件20多件,罚没款达23.6万元。

一是严肃查处广告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润城置业有限公司在未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和预售许可证情况下,发布滨河名城房地产预售广告案等5件违法广告,被罚没款4.3万元。沭阳县恒通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内容为“开盘3天销售率达65、开盘4天销售率70”的虚假广告宣传和有关房地产位置、周边环境等虚假广告宣传案件4件,被罚款7.8万元;另外,查处了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并在广告中使用“最佳、绝版、升值潜力、投资回报”等房地产开发企业9家,罚款11.5万元。

二是加强房地产经纪违规行为监管。针对市区房产中介投诉较多的现象,宿城工商分局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作用,公布举报电话,加大宣传力度,重拳出击,集中查处房地产中介违法欺诈行为,取缔无照经营户10户,查处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中介、服务、看房费等中介4家,罚没款800元。

(三)物价部门加大房地产价格监管力度

一是推行住宅商品房强制“成本认证”制度。从3月1曰开始在全市推行的“住宅商品房成本认证制度”,对所有开发销售经济适用房和普通住宅商品房(含多层和高层)实行成本认证(别墅型高档住宅、商业用房履行成本备案手续)。这项措施实施以来,共有7家开发商参与认证。进行成本认证达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价格部门、建设部门按月对认证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供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决策参考;税务部门也可依据认证资料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开发企业可以根据成本认证结论,结合市场供求,合理制定商品房销售价格。

二是坚决查处违反“一价清”行为。我市在商品房开发企业中推行商品房销售“一价清”制度,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必须在销售窗口标明最终销售价格,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之外收取未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任何费用。此次检查中,泗洪建设局发现**市富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应该由企业缴纳的测绘费,转嫁到业主头上的违规行为,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立即更正。

三、率先开展房地产专项执法监察,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

今年2月28曰,我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国土、规划、建设、审计、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房地产市场专项执法监察工作,比国家八部委召开全房房地产秩序专项整治提前1个月。为保障本次专项执法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专门成立了房地产市场专项执法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并从成员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县(区)和市各相关部门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认真抓好落实,并将2014年1月1曰至2014年12月31曰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列入执法监察范围,重点对这些项目的用地受让方式、用地规划、建设规划、规费缴纳、税收征缴、销售许可、市场秩序等方面开展执法监察。目前此项工作进展有序,阶段性成效明显,全市2014年至2014年房地产开发项目613个,存在问题项目253个,通过自查自纠,已经整改到位项目75个,追缴土地出让金3.29亿元、追缴各项规费1922.68万元,并扣押了价值2014万元房产、移交司法机关追缴土地出让金案件2件、收回土地4宗,追缴税收393.26万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企业自查、基层排查以及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领导小组的抽查情况看,我市认真贯彻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在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房地产交易秩序有所好转,群众满意度有所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交易秩序不规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房地产交易中还存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现象,各相关部门领导对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上还应加大;二是各县区的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工作效果还不太平衡,工作力度、工作措施有待深化;三是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整治力量投入不足,整治效果不明显;四是针对房地产竣工交付中时有发生的违规现象,必须进一步规范开发企业竣工交付使用行为。

五、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一)巩固阶段性成果,总结好的经验和作法。我市建设、物价、工商三部门将在巩固前一阶段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职责,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实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好的经验和作法,把整顿和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做到目标不放、力度不减、继续深化,切实做好第三阶段的工作。通过对一批典型案例查处和曝光,震慑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房地产交易中各种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联合“十一部门”开展全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国家八部委4月6曰召开的全国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近期,市建设局将牵头组织市工商、物价、税务等十一部门围绕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交易中容易发生违法违规、权钱交易等问题联手开展一次规模大、范围广、力度强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以强化我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打击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注重长效管理,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按照省各部门的要求,尽快建立诚信制度。把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结合起来,加强舆论监督,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法人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或违法劣迹以及受到的处罚等记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涉房企业资质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涉房企业市场行为和质量行为的监管,把是否有不良记录、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年检和晋级审批的重要条件。对房地产市场准入的各项条件严格标准,并进行动态评价,注销一批不合格的涉房企业。三是加强房地产信息化建设。在全市推广商品房销售合同网上备案,从技术上杜绝商品房预销售中的违规行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人员的培训,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人员和商品房销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依法查处房地产市场合同欺诈行为,切实保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由建设部门会同工商部门联合进行房地产经纪咨询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凡在市区从事房地产经纪咨询业务的中介人员,原则上需持有房地产经纪人证书,以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的从业行为,确保房地产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虽然我市的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将以省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组来宿检查指导工作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专项整治工作,维护我市房地产交易良好秩序。

《市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汇报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市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汇报材料。

更多精彩相关内容:

三电专项整治行动汇报材料

市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汇报材料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汇报材料

专项整治活动汇报材料

小学教辅材料管理专项整治汇报材料

《专项整治汇报材料[此文共1288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